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暗独”分子陈凤馨:一个台湾丑女成国民党“形象代言人”

0
分享至

从政大新闻系到财经记者的起点

陈凤馨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入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在政大的校园里,她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专业的财经记者。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她投入大量时间钻研财经领域,经常泡在图书馆翻阅《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以及各类财经分析书籍,从货币政策到股市波动,她都力求理解背后的逻辑。

大学毕业后,陈凤馨如愿进入《民生报》,正式开启了财经记者的生涯。在采访中,她展现出超乎人的专业素养,无论是面对企业高管还是市场分析师,她总能提出精准的问题,挖掘出独家信息。她的报道以数据为支撑,逻辑严密,既有深度又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联合报》当时正计划加强政治新闻的报道深度,急需一名既有财经背景又熟悉新闻采编的记者来填补空缺。陈凤馨的才华进入了《联合报》高层的视野,她被选中调入这家台湾影响力更大的报纸,负责“行政院”和国民党相关的政治新闻。

进入《联合报》后,陈凤馨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她需要频繁奔波于“行政院”的新闻发布会和国民党的内部会议,捕捉政策动向和政治人物的表态。刚开始,她对政治圈的门道并不熟悉,但她凭借一贯的勤奋迅速适应。每天清晨,她会仔细研读当天的政策文件和党派动态,标注重点,准备采访提纲。在“行政院”记者会上,她的问题往往直击政策核心,多次让发言人不得不详细回应。



在《联合报》的几年里,她的报道领域显著拓宽,从单一的财经新闻扩展到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的综合性报道。

从报社到电视荧屏的华丽转身



陈凤馨在《联合报》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新闻经验后,决定告别传统报社,迈向全新的职业舞台——政治评论。她开始频繁出现在台湾的电视节目中,凭借犀利且专业的评论风格,迅速在媒体圈崭露头角。

她的电视首秀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凭借在《联合报》期间磨练的新闻敏感度和对政治议题的深刻理解,逐渐赢得了观众的关注。最终,她在东森新闻台《新闻龙凤配》担任主持人,这一节目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节目以剖析时政热点为核心,每期邀请政界人士和学者展开激烈争论,陈凤馨的主持风格沉稳而犀利,总能精准抓住话题核心,引导讨论走向深入。她的名字通过这个节目走进千家万户,许多观众正是因为《新闻龙凤配》开始认识她。

在节目中,陈凤馨展现了对复杂议题的驾驭能力,尤其是在两岸关系这一敏感话题上。她的评论往往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辅以清晰的逻辑分析,吸引了大量关注两岸动态的观众。也正因她在两岸议题上的频频发声,部分观众开始将她贴上“统派”的标签。



2022年8月,国务院台办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陈凤馨在《新闻龙凤配》中专门辟出一期节目,逐字拆解白皮书内容。她细致分析了文件的措辞和政策意图,当谈到“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条款时,她刻意提高声调,强调:“这不是威胁,而是给台独分子划下的红线!”

部分观众认为,她准确传达了大陆对“台独”的强硬立场,展现了对政策的深入理解;但也有人质疑,她的高调表态是为了迎合特定观众群体,博取更多关注。但她的言论无疑在两岸观众中掀起了讨论热潮。陈凤馨通过电视荧屏,将自己的专业性和独特视角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她的“名嘴”身份也因此深入人心。



高强度工作下的专业态度

陈凤馨的职业生涯因其对工作的极致投入而熠熠生辉。她的日常工作节奏异常紧张,每天从清晨7点的《财经早报》开始,主持一档聚焦台湾经济动态的节目,随后投入到其他时政节目的录制,直到深夜主持《新闻深喉咙》,深入剖析当天的热点议题。这样的高强度日程让她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为了应对长时间用嗓导致的咽喉不适,她随身携带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录制间隙便抓紧时间服用。



她的敬业精神在业内广为流传,制作人曾分享一个细节:在一次节目筹备中,为了核实一组关于两岸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是否准确,她在凌晨两点直接拨通了“财政部”统计处的电话,逐项核对数据来源,直到确认无误才放心。

2024年初,中国经济面临内需疲软的挑战,市场普遍关注央行是否会出台宽松政策。陈凤馨在《财经早报》中提前两周作出预测,明确指出:“大陆将出台刺激内需的组合拳,降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会有财政补贴和消费刺激措施。”她详细分析了大陆近期的经济数据,包括PMI指数和零售总额的变化,结合央行过往的政策节奏,得出这一结论。



两周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紧接着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陆续出台,她的预判被一一验证。她的节目因此吸引了更多关注经济议题的观众,收视率稳步攀升。

陈凤馨对新科技的关注也为她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意外亮点。2022年,华为发布Mate60手机,引发全球科技圈的热议。一位大陆网友将一台新机寄到她的办公室,希望她在节目中分享使用体验。陈凤馨欣然接受,在一期节目中录制了开箱视频。



她仔细展示手机的设计和功能,反复体验屏幕流畅度和摄像头性能,最后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创新,国产品牌能做到这个水平,真的了不起。”这段视频被剪辑后上传到网络,迅速在微博引发热议,“陈凤馨用华为手机”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网友们对她毫不掩饰的赞赏反响热烈,有人整理了她过去对大陆科技发展的评论,发现她曾多次提及半导体和5G技术的重要性。

两岸议题中的矛盾立场



陈凤馨在两岸议题上的言论既不完全迎合台湾岛内的蓝绿阵营,也不完全贴合大陆的官方叙事,这种模棱两可的姿态使她成为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公众人物。2023年春天,台北一家智库举办了一场关于两岸关系的座谈会,陈凤馨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当主持人抛出“台湾是否可能成为第二个香港”的问题时,她毫不犹豫地回应:“台湾永远不会是香港。”

她进一步阐述,台湾必须保有军事和外交上的自主权,以确保其独特地位。这一表态当场引发热议,尤其是在大陆的网络平台上,迅速掀起了批评浪潮。一些网友翻出了她2019年针对香港修例风波的旧录音,当时她曾表示:“香港的高度自治应该被尊重。”两段言论被放在一起对比,部分网友认为她立场前后不一,指责她“心口不一”甚至暗藏“台独”倾向。



陈凤馨的矛盾立场在她的其他公开活动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她曾带领团队前往高雄港拍摄一期“两岸经贸特辑”,节目聚焦因两岸关系紧张而受阻的台湾农产品出口。镜头前,她站在堆积如山的菠萝集装箱旁,语气沉重地说:“这些本该运往大陆的水果,现在只能烂在码头。”她还特别插入了三年前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的新闻片段,援引当时的报道,批评民进党当局的政策导致了农民的巨大损失。

她在节目中明确表示:“政治操弄不该牺牲农民的利益。”她的评论在岛内蓝绿阵营间引发不同反响:部分蓝营观众赞赏她直指当局失策,而绿营支持者则认为她在为大陆“背书”。这种既呼吁两岸合作、又强调台湾利益的立场,恰恰是陈凤馨在复杂政治光谱中维持平衡的生存之道。



陈凤馨的公众形象始终与争议相伴,尤其是在两岸议题上的复杂立场,让她频频成为舆论焦点。部分网友因不同意她的观点,转而攻击她的外貌,称她为“台湾丑女”,并指责她“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陈凤馨的长相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她的职业成就与外貌无关,真正支撑她走到今天的是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对工作的极致投入。她的争议主要源于在两岸议题上的模棱两可立场,而非个人品行或外貌。

参考资料:[1]乐媛,刘君琳.超越蓝与绿?台湾主流媒体意识形态与网络舆论交互影响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3(4):70-78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余塩搞笑段子
余塩搞笑段子
专注搞笑视频,喜欢殿下关注,感谢支持!
152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国务院任免21名干部 刚卸任副省长的女官员进京履新

头条要闻

国务院任免21名干部 刚卸任副省长的女官员进京履新

体育要闻

纳达尔,法网,漫长告别

娱乐要闻

辛柏青沉默8天后,这些事还是发生了

财经要闻

若对等关税叫停,特朗普还能怎么加关税

科技要闻

英伟达财报炸裂 黄仁勋却叹退出中国太可惜

汽车要闻

搭载Thor芯片 领克900城市NOA挑战重庆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时尚
手机
本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预告】6月5日 | 2025年广东中职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省级教研活动(广州轻工职校)

牛仔“蓝”很忙,忙着占领你的眼妆

手机要闻

真我Neo7 Turbo首发全新透明机身:同档罕见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来仰天湖大草原,一起策马奔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