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先生
近日,“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话题冲上热搜,被全网点赞。同时,大家也很关心救人小伙姜昭鹏同学“能否得到一次补考机会”。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5月10日,姜昭鹏和同学一起搭乘网约车,准备参加山东省职教高考,没想到上车后同行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姜昭鹏及时对同学施以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和网约车司机王涛一起将同学紧急送往医院,两人协同上演了“教科书式”的生死救援。
(视频来源:工人日报视频号)
一边是可能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职教高考,一边是急需救助的同学,当只能二选一时,姜昭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错过了上午的语文考试,他没有后悔:“考试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对此,烟台向姜昭鹏和王涛颁发“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时间,“情况特殊能否补考”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这场考试是关系姜昭鹏人生的大事,广大网友期待有关方面安排补考,也凝聚着不能让好人吃亏、好人有好报的朴素社会价值期待。也有人提出,考虑到这项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和对制度公平的追求,补考仅作为突发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应公示公开。
广大网友期望“特事特办”的美好愿望,在上个月也曾引发公众的“同款”关注——25岁的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潜下40米深井救出2岁女童,事迹在全国广为传颂,很多网友呼吁给布帕太姆“转正”,即从辅警转为有编制的人民警察。
对此,新疆有关部门在回应中一方面致敬布帕太姆,同时也讲清楚了依法依规严格的“转正”要求和严肃慎重的立功认定,即破格将其从七级晋升至五级。这个“高分答卷”让广大网友解除了疑惑。
回到救人缺考事件中,众所周知,高考中的公平原则必须坚守。给姜昭鹏破例补考机会,这种破例是在阳光下进行的,遵循了公平原则,且彰显了教育的初衷,在全社会凝聚了温情的共识:在追逐个人梦想的道路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所有人的“必答题”。
(姜昭鹏获得“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图源:央视新闻)
一个不能“转正”,一个可以补考,都给探索社会治理中如何平衡民意与规则打了样。
如今,在公众舆论场,网友对新闻事件进程和社会治理细节的关注度逐渐增强。相比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公众意见建议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是“已读不回”“已读乱回”,山东和新疆相关方面能倾听、回应舆论的声音,且在尊重法律和制度的前提下,拿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这有助于引导公众对热点事件达成客观公正的认知,最大程度争取公众对相关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促进社会治理向好向善。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规则之下有温度”的治理智慧。
社会治理有其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因此,在面对舆情包括善意的“美好愿望”时,不盲目迎合、不冷漠拒绝,以真诚的态度,或认错整改、严肃处理,或耐心“科普”、解疑释惑,让法律说话、让常识说话、让事实说话……类似做法方能显示治理的温度和智慧。
当然,社会治理不能简单迎合“美好愿望”,更要当心“公众情绪绑架规则”的风险,防止破坏法律和制度的公平。
引导规则公平与善意共识双向奔赴,是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和目标。不管是下井救人的女辅警,还是缺考救人的小姜同学,都无愧于其所得到的褒奖、赞誉和支持。
不久,姜昭鹏将带着网友的祝福走向考场,我们祝福和期待他考出理想成绩。正如网友所说,无论考试成绩如何,他的人生答卷已赢得高分。我们期待更多人从这样一份漂亮答卷里,照见自己的选择。
来源:中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