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鸡肉不能过夜,鸡蛋不能过夜”,是用生命在告诉我们的食物安全道理!
可惜多少人还是因为怕浪费而选择吃隔夜菜,最终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
5月17日,山东一位帅气的28岁准新郎马彬的去世引发全网关注,引发人们对食物安全更深的思考。
事件经过
1997年出生的马彬是山东济宁人,与女友相恋多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双方原定在5月8日在老家举办婚礼。
为了筹备婚礼,马彬4月28日就从外地赶回泗水老家了。
5月1号,爷爷也高兴,孙子终于要成家立业了,于是爷爷特意宰了只自家养的大公鸡庆祝,准新郎的马彬自然是家里人捧着的对象,让马彬多吃点。
当天的鸡肉没吃完j就放进冰箱里,和朋友聚餐时拿出的隔夜卤味拼盘也一起被放进了冰箱。
这些隔夜的食物家里人又热给马彬吃了。
马彬连吃两顿后感觉腹胀不适,还以为是自己肠胃不好,加上要忙着准备婚礼,就没太在意,只是自己去买了点肠胃药吃了。
就是这个细节,可以说自己让马彬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
拖了几天之后,马彬的腹痛加重,突然昏迷,家里人赶紧把他送医。
5月6日。马彬被转入济南齐鲁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多器官损伤等。
在医生对家属的询问下,才知道马彬之前吃了隔夜鸡肉。
可是有的人吃了隔夜鸡肉也没这么严重啊?
原来,爷爷给马彬宰的那只鸡是生病的鸡,爷爷是知道的,老人因“浪费可惜”仍端上餐桌给家里人食用,加上没吃完的鸡肉隔夜后又吃,马彬吃了太多了,身体扛不住了。
医生推测,变质鸡肉中的黄曲霉毒素等与隔夜卤味的细菌毒素叠加,彻底击垮了他的肝脏。
而马彬初期腹胀时乱服阿莫西林、布洛芬,没有及时就医,加重了肝脏负担。
没想到原定的5月8日婚礼,竟然成了一家人在ICU的哭泣。
社会各方温暖援助,最终无力回天
医生表示马彬生命危在旦夕,需要全身换血保命。
消息一出,30多位老乡连夜包车200公里到济南献血5400毫升,为马彬续命,短短三天时间家属已累计募集到社会各界的善款8万多元。
这场生命的接力,大家都希望马彬能活下来。
但每日需3300毫升血浆的“换血疗法”,让血库频频告急,最终未能逆转病情。
5月15日,马彬的父母在ICU陪儿子度过,其父亲面色凝重,步履沉重,称情况很严重,孩子可能熬不过去了。
马彬的母亲在儿子病床前泪流满面,一遍遍和儿子说话,马彬会流泪来回应母亲。
最终,无力回天,马彬在5月15日晚离世。
多方因素叠加的悲剧
这场悲剧不仅撕开了传统节俭观念的血色代价,更暴露了农村食品安全和医疗急救的深层困境。
老一辈节俭观念作祟,食用瘟鸡和隔夜菜,认为“煮熟就能杀菌”,忽视变质食物危害,以为以前都是这样过来的都没事,却不知高温杀不死黄曲霉毒素。
而年轻人总以为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没关系,扛一扛就过去了,这种对生命健康的忽视,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还有一点就是基层医院缺乏处理危重症能力,马彬在转院时也延误了黄金48小时,诸多因素下,马彬的生命没有被抢救过来。
至于马彬的未婚妻,本来沉浸在举办婚礼的幸福中,却突然天人两隔,是生命无法承载的痛。
据知情人说,马彬未婚妻说了一句“只能带着他的照片去旅行”,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
希望这个悲剧可以给那些经常吃隔夜菜的人敲响警钟,隔夜菜扔掉,顶多就是浪费一点钱,把命搭进去了,再多的钱也换不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