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5月17日至19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率吉林省代表团访问香港,先后拜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
黄强还出席了吉港澳经贸交流暨长白山人参推介会。另外,吉林省还在香港举办文旅主题推介会,奥运冠军武大靖、亚冬旗手刘梦婷等推介吉林。
“吉林发布”视频截图
此行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联通港澳,走向全球。
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占有特殊位置,是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近年来,我国一些省份,尤其是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依靠与港澳对接,联手“买全球、卖全球”,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例如,5月12日至14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率团赴香港,代表团在香港举行了湖南-香港投融资对接洽谈会等;宁夏与港澳建立宁港澳交流合作机制,今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率团赴香港,在港举行2025宁港经贸交流合作推介会和香港、澳门两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推介品鉴会;今年2月,青海省省长罗东川率团赴香港,出席2025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系列活动。
对于吉林而言,吉林正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于港澳而言,与内地省份的联合,也有助于港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市场,合作共赢。数据显示,去年年底,香港累计在吉林投资额超90亿美元。
黄强在与李家超会面时说,香港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地位独特、优势突出、作用重要,希望吉港两地进一步密切各层级联系、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
李家超则表示,香港会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深化与吉林在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
第二,以人参为切口,“吉字号”特产打开吉港合作新局面。
吉林与港澳的合作由来已久。从“吉林制造”驰骋港铁17年,到“长白山人参”进军港澳市场,两岸三地的合作跨越山海。
吉林人参、矿泉、松花砚“长白山三宝”名声在外。其中,人参产业是吉林省的特色优势产业。长白山人参产量占全国60%、全球40%。“全世界最好的人参就在长白山。”黄强在推介会上说,吉林省人参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百草之王”千年金字招牌愈发闪耀。
长白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是东北黑土的3至5倍,水质纯净无污染,最适合人参生长。特殊的气候条件还有利于人参皂苷、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的积累。凭借天然优势,长白山人参品质卓越。
作为吉林的“白金名片”,吉林人参也曾面临“人参卖成萝卜价”、市场上品牌杂乱等问题。近些年,吉林省组建人参工作专班,解决问题、疏通症结,让人参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吉林人参产业已拥有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今年人参全产业链产值目标锁定1000亿元。
当前,吉林正在推动人参等产业品牌化国际化,邀请港澳资本共同开拓人参国际市场。“港澳市民对人参情有独钟,经常用人参滋补养生。人参穿越时空,把吉林和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是这次交流活动最好的‘形象大使’。”黄强说。据介绍,长白山人参走进了香港市场,去年成为吉林对香港出口的三大商品之一。
李家超说,香港将在吉林推动人参等产业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中贡献力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推介会现场,吉林省企业展示了100多种人参产品,如人参雪花膏、人参香皂等老字号产品,吉林大米、鲜食玉米、鹿茸等优质“吉字号”农产品也同台展出。现场还举行了“共享新机遇 吉参韵香江”标识点亮仪式,标志着吉港澳合作翻开新篇章,三地将以人参产业为纽带,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