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六月初三了,天刚擦黑就飘起了毛毛雨。
村里张大爷蹲在门槛上抽烟,嘟囔着“六月初三雨淋头,种田老汉皱眉头”。这话传了几辈子,到底在怕啥?咱得掰扯清楚。
眼下玉米正抽雄、水稻拔节,正是需要日头晒的时候。老话讲“六月初三晴,山筱尽枯零”,要是初三下雨,伏天很可能热不起来。
日头不够毒,庄稼光合作用差,玉米灌浆慢,水稻空壳多。去年邻村李叔家玉米穗子饱满,就是伏天晒得足。更怕的是“下下天要连”,初三落了雨,后面十有八九阴雨连绵。
地里闷湿,玉米容易招蚜虫,水稻得稻瘟病,打药都难下田。秋后的谷子正灌浆,要是雨水多,穗子容易发霉,还可能大面积倒伏。前年隔壁镇就遭了灾,连阴雨让玉米倒了一半,减产两成多。
有人说,现在有排水渠、抽水机,还怕这点雨?
话是这么说,可山区地块零散,排水没平原方便,更得提前防。
老辈人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不能丢,但也得结合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比如初三晚上下雨,就得留意未来一周有没有连续降水预警。玉米地赶紧清沟排水,垄间挖深点,别让水沤了根。
水稻田保持浅水层,别积水,天晴了撒点草木灰,既能防病又补钾。大棚蔬菜要加固支架,尤其是风口处,别让大风吹破棚膜。
家里存的农药检查保质期,常用的多菌灵、吡虫啉提前备好。
我个人觉得,老农发愁不是怕下雨,是怕天气连着捣乱。现在咱有办法应对,但得把准备做在前头,别等受灾了才着急。具体咋防?
老乡们得盯着后续天气,该出手时别犹豫。记住了,六月初三落雨不可怕,早做打算才是硬道理。
赶紧去田里看看沟渠通不通,地膜有没有破,工具齐不齐。真要赶上连阴雨,排水队电话贴在村委会,随时能联系。
庄稼是咱的心血,多操心一分,收成就稳一分。关注咱网易号,后续天气变化和应对招法,每天更新不耽误。农时不等人,咱靠天吃饭,更得懂天、防天、抢天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