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小学教师将过剩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不仅如此,目前各地正在推动教师队伍的改革,从“终生制”,改为“聘用制”。例如天津西青开始实行教师“考核不合格不续聘”;宁波、贵阳等地推出教师“末位淘汰+轮岗待岗”机制。
导致国内教师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越来越少。资料显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54万,相比2016年几乎减半。而受此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学校;另一个是,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而教师这个岗位工作固定,收入稳定,还有寒暑假期。于是,就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争相进入。如此一来,教师就出现了严重过剩的情况。
受到新生儿出生数量断崖式下跌的影响,各地中小学校很快出现生源减少的情况。比如,2023年浙江乐清市有17所学校集体注销。河南唐河县更是一次性撤销39所小所。而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黑龙江省,则更是10年关闭1900余的小学。而随着大量中小学校的合并或撤销,过剩教师正为未来归宿而担忧。不过,教师们也不必过于焦虑,未来大多数老师将会有以下4种归缩:
第一,普及小班化教育
过去中小学生源多的时候,每个班级人数在40-50人,而现在中小学生源少了,就可以普及小班化教育。就是每个班级人数减少至20-25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过剩教师的就业问题,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转岗到职业教育或银发教育
未来年轻教师可以带着各自的技能去老年大学任教,现在很多老年大学都开设电脑、钢琴、书法等课程,需要引进大量师资力量。此外,中年教师可以转岗至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任教。事实上,这些教师一旦进入到新的工作岗位,薪资待遇要比原来的中小学会更高一些。
第三,转向辅助教学、后勤岗位
现在一些中小学让45岁以上的老教师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安排到辅助教学、后勤岗位工作。不过,薪资待遇要比一线岗位教师要略低一些。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了过剩教师的就业问题,又能让一线岗位上的教师更加年轻化、知识化。要知道,年轻教师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这样就更容易提高学校综合的教学质量。
第四,下乡支教,发展农村教育
现如今,城里中小学出现教师过剩的情况,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还是存在较大的教师缺口。资料显示,乡村教师缺口约42万人。为此,有不少地区采取的是过剩教师下乡支教政策。就是让城里过剩的教师去乡村工作3年,职称待遇保持不变,等到期满之后,再重新回到城区中小学任教。如此一来,既能化解城里教师过剩问题,又能增强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过剩的情况已成定局,主要原因是出生人口快速减少,导致中小学的生源下降,以及年轻人都争着要进入教师队伍,造成教师队伍过于庞大。不过,教师们也不必太担心,以上这四条路将是教师们的未来归缩。未来中小学将普及小班化教育,年轻教师将担重任。而中年教师可能转向辅助教学、后勤岗位。此外,部分教师还可以转岗到老年大学、职业教育等单位,或者选择下乡支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