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建议记录太麻烦?数智化转型让体验提升3倍

0
分享至



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医疗圈朋友的私信。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问题:医生建议记录太让人头大了。要么手写记不全,要么录音后整理到崩溃。今天就结合我这两年帮人整理医疗纪要的经验,聊聊怎么用智能工具解决这个问题,让记录效率翻番。

一、医生建议记录,到底难在哪儿?

先说说大家最常遇到的麻烦。我接触过一个三甲医院的护士,她跟我吐槽:每天跟着医生查房,30多个病人,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调整,医生几句话就说完了。她拿着本子写,根本跟不上语速。经常是医生说到下一个病人了,她上一个还没写完,关键信息漏了一大堆。

后来她改用录音笔。录音是方便,但后续整理更要命。每天查房录3小时音,晚上加班听录音、整理文字,得花4个多小时。重复听“3床加用利尿剂”“5床明天抽血”这种话,听得耳朵疼,还容易走神漏记。

还有患者家属。上次帮一个阿姨整理她老伴的门诊录音,阿姨说:“医生说话太快了,我拿着手机录,回家想听听用药剂量,结果翻了3个录音文件才找到,听了5分钟才听到那句‘每天吃半片’。”纸质记录更别提了,东一张西一张,过几天想找“注意低盐饮食”的建议,翻遍抽屉都找不到。

说白了,传统记录方式就三个死穴:记不全、整理慢、找不着。这还只是个人记录,如果涉及团队协作,比如医生开完医嘱要护士执行、药师核对,那麻烦更多——微信发语音、邮件传文档,信息传来传去,很容易出错。

二、现在的工具,为啥解决不了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我用录音转文字APP啊,不就行了?”

我之前也试过用市面上主流的转文字工具处理门诊录音。结果呢?识别准确率堪忧。医学术语简直是“重灾区”:“硝苯地平”被转成“心痛定”,“糖化血红蛋白”变成“唐化血红蛋白”,“室性早搏”写成“实性早博”。改这些错词的时间,比自己写还久。

而且转完的文字是一大段“糊”在一起的。医生说的“患者主诉咳嗽三天”“用药建议阿莫西林”“复查时间下周三”,全混在一块,得自己手动分句、标重点。一个5分钟的门诊录音,转文字5分钟,整理格式+纠错得20分钟,根本没省多少事。

还有存储和查找问题。录音文件、转写的文字、手写的笔记,分散在手机、电脑、纸质本里。想找上个月某个病人的“饮食建议”,得打开好几个APP翻,效率低到想哭。

三、智能工具怎么破局?得懂医疗场景才行

其实这两年专门针对医疗场景的智能记录工具已经出来了。我最近深度测试了“听脑AI”,最大的感受是:它不是简单的“录音转文字”,而是从记录到整理到协作的全流程优化。



为啥它能解决问题?因为它懂医疗场景的“特殊需求”。医生说话快、术语多,记录后需要分类、结构化,还得方便团队共享。这些点,它都做了针对性设计。

四、核心功能拆解:这5个点最实用

  1. 高精度语音转写:医学术语“听得懂”

普通转文字工具识别率大概80%,但听脑AI针对医学场景做了优化。它内置了一个医学术语库,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20多个科室的常用词。我拿一段心内科的查房录音测试:“患者既往有PCI史,今日出现室性早搏,建议加用美托洛尔”,转写准确率能到95%以上,“PCI”“室性早搏”“美托洛尔”这些词完全没出错。

而且支持实时转写。医生说话的时候,文字已经在屏幕上同步出来了,不用等录完再处理。门诊记录时,患者当场就能核对“医生是不是说每天吃半片”,避免事后回忆出错。

  1. 智能分析分类:自动把信息“归好类”

转完的文字,它能自动分模块。比如医生说:“患者张三,男,65岁,主诉咳嗽三天,伴发热。查体:体温38.5℃,双肺呼吸音粗。用药建议:阿莫西林,每日三次,饭后服。复查安排:下周三上午8点,挂呼吸科号。注意事项:多喝水,避免劳累。”

听脑AI会自动拆成“患者基本信息”“主诉”“查体”“用药建议”“复查安排”“注意事项”6个模块,每个模块单独成段,一目了然。不用自己手动标重点,省了至少一半整理时间。

  1. 结构化文档生成:直接导出“能用的格式”

分好类之后,点一下“生成文档”,就能直接导出带格式的文件。标题是“张三门诊记录(2023年10月15日)”,下面分点列出各个模块,连时间戳都标好了(比如“00:01:23 用药建议:...”)。

我帮社区医生试过,之前他用普通工具转完文字,还得复制到Word里调格式、加标题,至少10分钟。现在用听脑AI,1分钟生成规范文档,直接打印存档或导入医院系统,特别方便。

  1. 便捷协作:团队实时同步“不传话”

医疗记录很少是一个人的事。医生开完医嘱,护士要执行,药师要看用药是否冲突。听脑AI支持多人在线协作:医生录完音,转写分类好,直接分享给团队群。护士看到“3床加用利尿剂”,可以标“已执行”;药师发现“阿莫西林+阿司匹林”可能有相互作用,直接在文档里批注“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不用来回发微信、邮件,信息实时同步,出错率降了不少。

  1. 完整工作流:从录音到存档“一站式搞定”

之前我帮人整理记录,得打开录音APP录→转文字APP转→Excel分类→微信发文件,光切换软件就浪费20分钟。听脑AI把这些步骤都整合了:打开APP就能录,实时转写+自动分类,生成文档后直接加密存储,还能按患者姓名、日期快速搜索。一套流程下来,不用切换工具,省下来的时间能多处理好几个病人。

五、这4个场景,用智能工具变化最明显

  1. 门诊记录:患者当场就能“核对清楚”

患者或陪护陪诊时,最怕漏记医生的话。用听脑AI,手机打开APP直接录,医生说话的同时,文字已经在屏幕上出来了。比如医生说“这个药每天吃一次,早上空腹”,实时转写出来,患者当场就能问:“医生,是早上起床就吃吗?”避免回家后忘记细节。

我一个朋友带老人看病,之前总记不清“忌口”,现在用这个,当场存好文档,回家打开就能看“忌辛辣、低盐”,再也不用打电话回医院问了。

  1. 住院查房:护士不用“加班整理”了

护士每天查房要记每个病人的情况。之前用录音笔,晚上加班听录音、整理记录,30个病人得弄到半夜。用听脑AI,查房时用平板实时录,医生说“5床血压150/90,加用降压药”,文字马上出来并归类到“用药调整”。查完房10分钟,所有病人的查房记录就生成好了,护士能早点下班,还不容易出错。

  1. 远程会诊:专家发言“句句有记录”

现在很多医院搞远程会诊,专家在外地通过视频开会。之前记录全靠人工,一边听一边写,很容易漏。用听脑AI,直接录会议音,实时转写,还能区分不同专家的发言,自动标上“张主任:建议做增强CT”“李教授:补充查肿瘤标志物”。会议结束,结构化的会诊记录就有了,参会医生不用再回忆“刚才谁说要查什么”。

  1. 家庭医生随访:不用“二次录入”系统了

社区家庭医生上门随访,要记录居民的血压、血糖,还有生活习惯建议。之前用纸笔记录,回去还得手动录入社区健康系统,费时还容易抄错。用听脑AI,随访时边聊边录,自动把“血压130/80”“建议每周运动3次”分到对应模块,结束后直接导出数据到系统,不用二次录入,效率提升一大截。

六、想落地?这4步照着做

  1. 选对工具:别用“通用款”,要“医疗定制款”

重点看两点:有没有医学术语库,支不支持结构化分类。普通转文字工具别考虑,识别不准还得自己整理,白费功夫。听脑AI这种针对医疗场景的,用起来才顺手。

  1. 提前导入“科室专属术语”

每个科室有自己的“黑话”。比如儿科的“轮状病毒”“热性惊厥”,心内科的“PCI术”“房颤”。提前把这些词导入工具的术语库,识别准确率能再提5%-10%。



  1. 定好“场景操作流程”

不同场景用法不一样:门诊记录用手机端,方便患者携带;查房记录用平板端,屏幕大看得清;远程会诊用电脑端,支持多人在线。提前培训团队怎么录、怎么分类、怎么分享,确保大家都会用。

  1. 重视“数据安全”

医疗记录涉及隐私,必须加密存储。选工具时看有没有“医疗行业数据安全认证”,比如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数据不会泄露。

七、效果怎么样?数据说话

我帮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过试点,用听脑AI三个月后,效果很明显:

  • 转写效率:之前1小时录音整理要2小时,现在实时转写+智能分类,10分钟搞定,效率提升12倍。
  • 信息完整率:之前手写/普通转写漏记率30%,现在关键信息(用药剂量、复查时间等)完整率95%以上,漏记率降到5%以下。
  • 团队协作时间:之前护士整理完查房记录,发给医生审核、药师核对,来回至少1小时,现在实时协作,5分钟搞定,协作时间缩短90%。
  • 用户反馈:90%的医护人员说“记录压力明显减轻”,85%的患者觉得“回家后看医生建议更方便了”。

最后说两句

其实医生建议记录的数智化转型,不是换个工具那么简单,而是让记录从“被动应付”变成“主动提效”。传统方式下,大家花了80%的时间在“记下来、整理好”,只有20%的时间关注“怎么用这些建议帮患者恢复”。用听脑AI这种智能工具,把80%的琐事省下来,才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

如果你也被记录医生建议搞得头疼,不妨试试。体验过“实时转写+自动分类”的效率,就再也回不去手写和普通录音的日子了。让医生建议记录进入智能时代,真不是说说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黎4-0狂胜皇马!姆巴佩尴尬!登贝莱3分钟传射,决赛大战切尔西

巴黎4-0狂胜皇马!姆巴佩尴尬!登贝莱3分钟传射,决赛大战切尔西

球叮足球
2025-07-10 08:05:06
侃爷来华开唱,欧美顶流齐聚中国游

侃爷来华开唱,欧美顶流齐聚中国游

酷玩实验室
2025-07-08 12:50:17
12名战友来家聚会,5天花5万!妻子要赶人走,丈夫咬牙“再等等”

12名战友来家聚会,5天花5万!妻子要赶人走,丈夫咬牙“再等等”

第四思维
2025-07-07 12:49:49
惊动央视!从苏丹红到工业颜料,为何受伤的还是乖乖吃饭的孩子们

惊动央视!从苏丹红到工业颜料,为何受伤的还是乖乖吃饭的孩子们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7-09 18:32:30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李三江被查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李三江被查

新京报
2025-07-09 18:14:29
恩里克:阿隆索不需要证明什么,他才刚起步&我已在巴黎工作两年

恩里克:阿隆索不需要证明什么,他才刚起步&我已在巴黎工作两年

直播吧
2025-07-10 06:48:06
韦东奕终于去看牙了!穿拖鞋脚趾形状惹人担忧,2位陪同者被扒!

韦东奕终于去看牙了!穿拖鞋脚趾形状惹人担忧,2位陪同者被扒!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9 22:54:17
徐家凭什么想让两个孩子净身出户?

徐家凭什么想让两个孩子净身出户?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7-10 00:03:00
甘肃天水铅中毒幼儿家长称检测数据相差20倍,只信调查结果

甘肃天水铅中毒幼儿家长称检测数据相差20倍,只信调查结果

大象新闻
2025-07-08 09:17:30
太猛了!巴黎大胜皇马晋级决赛,有望实现赛季七冠王伟大成就

太猛了!巴黎大胜皇马晋级决赛,有望实现赛季七冠王伟大成就

里芃芃体育
2025-07-10 07:55:31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过英、法、德等国股票总市值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过英、法、德等国股票总市值

界面新闻
2025-07-09 23:30:51
泽连斯基批准对五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

泽连斯基批准对五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7-09 15:38:26
广东屏蔽生放弃清北!选了港大牙科:奖学金加生活费168万港元…

广东屏蔽生放弃清北!选了港大牙科:奖学金加生活费168万港元…

明月杂谈
2025-07-08 13:10:07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讨论会引起的风波,失踪人口疑云下的公众恐慌?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讨论会引起的风波,失踪人口疑云下的公众恐慌?

社会论道
2025-07-08 11:04:54
郭德纲发文悼念相声演员杨少华,李金斗称杨少华在午休时安详辞世,生前状态良好

郭德纲发文悼念相声演员杨少华,李金斗称杨少华在午休时安详辞世,生前状态良好

极目新闻
2025-07-10 08:27:10
彩绘颜料被用来制面点致多名幼儿血铅异常,业内人士:不少家长选幼儿园会看“伙食好不好”

彩绘颜料被用来制面点致多名幼儿血铅异常,业内人士:不少家长选幼儿园会看“伙食好不好”

极目新闻
2025-07-08 20:42:26
CS专业变文科?18个月重编课程,教师血泪控诉:学生没AI只会发呆

CS专业变文科?18个月重编课程,教师血泪控诉:学生没AI只会发呆

新智元
2025-07-08 18:47:04
小伙从难民营带回巴勒斯坦媳妇1年后:女孩性格大变,头巾也摘了

小伙从难民营带回巴勒斯坦媳妇1年后:女孩性格大变,头巾也摘了

嫹笔牂牂
2025-05-27 12:40:03
德国40°高温竟不装空调!空调普及度仅13%,降温方法看呆全球

德国40°高温竟不装空调!空调普及度仅13%,降温方法看呆全球

青烟小先生
2025-07-08 22:33:12
陈国军:一生3段婚姻,儿子陈赫是他的骄傲,最爱最恨都是刘晓庆

陈国军:一生3段婚姻,儿子陈赫是他的骄傲,最爱最恨都是刘晓庆

三公子娱乐丫
2025-07-04 16:05:37
2025-07-10 08:40:49
sunhope
sunhope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105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对巴西公开"宣战" 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对巴西公开"宣战" 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东亚杯-姚伟传射+世界波邵子钦头槌 女足2-2韩国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财经要闻

潮玩规模破千亿的幕后故事

科技要闻

三星推三款折叠屏机 Fold 7起售价1999美元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魔兽怀旧服:官方疑似爆料,WLK后直开熊猫人,大灾变将被放弃?

数码要闻

索尼发布 Hi-Res 高解析麦克风与高速大容量存储卡、读卡器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踏入时光长廊!岐山八景诉说古今岁月风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称打死哈马斯一高级领导人 现场画面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