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15日报道 针对近日关于“通用进口车业务解散”的讨论,通用汽车今日正式回应:公司决定对旗下高端进口平台道朗格(The Durant Guild)业务进行重组,并相应优化其在华运营体系。
通用汽车表示,道朗格是其用于引进标志性产品的高端进口车平台,进口车销量在公司中国区整体销量中占比不足千分之一。“为了保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专注于强有力的执行力、业务灵活性和客户选择。”
这也意味着,通用进口车在中国的尝试暂告段落。
据悉,道朗格已于4月13日暂停接收新订单,仅保留“意向订单”入口。此次调整的直接导火索之一,是近期中美之间的关税政策变化,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整体经济形势变化与高端进口车市场需求的放缓。
原定规划中,道朗格主要引入雪佛兰TAHOE太浩、GMC育空等全尺寸SUV,面向高端家庭用户。尽管其产品具备独特的美式风格,但终端售价受进口成本、税率、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反馈未达预期。美式豪华的差异化定位未能在中国市场形成足够支撑。
事实上,道朗格并非孤例。在近一年的市场调整期内,多款美产车型如特斯拉Model S/X、Jeep牧马人相继停售或价格上调,天津港平行进口车市场中,美产皮卡与大型豪华SUV交易明显下滑。
从行业整体看,进口车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进口总量同比下降39%,其中美产车型降幅高达66%。非豪华进口车持续萎缩,豪华车虽占比提升,但总体规模仍在收缩。
与此同时,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的崛起也加快了进口燃油车的边缘化。仰望U7、小米SU7 Ultra、蔚来ET9等产品正在重构中高端用户的消费认知,对传统进口品牌形成不小的冲击。
此次道朗格业务的暂停,也标志着通用汽车将进一步聚焦在华核心业务。当前,通用正加快推动别克、凯迪拉克等品牌的本土化新能源转型,并在智能驾驶、平台整合、用户体验等维度持续发力。
尽管通用进口车并未完全退出中国市场,但“道朗格模式”的调整反映了一个现实:在全球产业链重塑、本土竞争加剧与消费结构转变的多重背景下,跨国车企需重新审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与业务重心。